美担心的事发生了! C919即将换上"中国心", 中国院士透露重大突破

  • 2025-08-05 02:11:45
  • 226

2022年9月29日,一个让所有中国航空人热泪盈眶的时刻——C919大型客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。这意味着经过14年研发,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大飞机!但鲜为人知的是,当时驾驶舱里有个美国“心脏”正砰砰跳动...而这颗来自外国的“心脏”,潜藏着巨大的危机。

虽然C919是国产的第一架大飞机,但这架飞机的国产化率并非100%。和很多国产手机一样,虽然是国产的,但核心元器件,比如芯片、传感器等,还是使用国外的。据了解,C919大飞机的国产化率还只有60%,从0到1,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!而关键的飞机发动机,C919还是要从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的合资公司CFM采购,也就是LEAP-1C发动机。

还有一点原因,在航空领域,美国波音和英国空客本就是两分天下的局面,垄断这个市场有几十年时间了,美国之所以允许C919的存在,打破这个稳固的格局,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中国飞机C919使用美国发动机作为交换,要知道,一套LEAP-1C发动机价值上千万美元,占了整机成本的22%。一方面,美国可以继续赚钱,另一方面,美国还可以继续在核心技术和部件上“卡”住中国飞机的咽喉,何乐而不为呢?

前不久,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,美国以发动机为挟,想要在中美关税战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,要求CFM对中国断供了LEAP-1C发动机。实际上,这并非美国第一次用断供发动机作为“武器”了,早在2020年,对面就发出过这样的警告,而这也给中国航空提了个醒,咱们的工程师们早就开始自研飞机发动机了。

2011年,当C919项目刚启动时,我们就同步立项了长江CJ-1000A发动机项目。负责技术评审的张彦仲院士团队发现,光是高压涡轮叶片这一项,就需要突破单晶合金材料、气冷通道设计等12项"卡脖子"技术,难度相当大。

当时在一次耐久性测试中,一片价值20万元的涡轮叶片突然断裂,就这一个小小的问题,中国研发团队花了三个月才找到原因,这背后的艰难,或许只有参与其中的工程师们才能体会得到!但就是凭借着一股信念,中国工程师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,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。据张彦仲院士透露,目前长江CJ-1000A发动机正在按照计划向前进,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,马上就会有好消息!

据了解,长江CJ-1000A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适航证认证的环节,只要拿到了这张“上岗证”,国产飞机C919就能换上“中国心”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和LEAP-1C相比,长江-1000A的推力达到13.5吨,高出0.5吨。如果未来C919用上了这个发动机,意味着中国大飞机不仅能“吃饱”,还能“吃好”。而且这套技术体系直接为C929宽体客机铺路。预计2030年前,我们能看到完全国产化的双通道大飞机翱翔蓝天。

可能有人问:现在全球供应链这么发达,何必自己死磕发动机?这就要回到一个大家熟悉的问题——造不如买?很显然,这是西方最大的谎言之一。用三个数据搞清楚这个问题,第一,使用国产的发动机,每架C919可省至少1500万美元,那些鼓吹“造不如买”的西方企业的背后目的,是不是很清楚了?第二,使用国产的发动机,可以带动上下游500多家企业发展。第三,使用国产发动机,能够创造1超0万个高技能岗位。

全球供应链再发达,也没有组建完善的国产供应链更安全,安全是底线!如果在核心技术上要依赖西方,一旦遇到利益冲突,分分钟被卡,在关键时刻,危险性有多高?不需要多说了吧!其实和芯片一样,这种核心技术必须要死磕到底,必须夺回技术主权,不能有任何侥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