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.98 万起! 零跑全新C11: 顶配才是 「真香」之选?

  • 2025-07-12 06:13:09
  • 319

----智享版(丐版)

C11 640智享版(纯电) 14.98万

----激光雷达版(中配)

C11增程 300激光雷达版 14.98万

C11 640激光雷达版 15.58万

----激光雷达智尊版(顶配)

C11增程 300激光雷达智尊版 15.98万起

C11 640激光雷达智尊版 16.58万

不知道你们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?

考虑到从入门版到顶配车型差价最高不超过2万,我还是建议大家如果能上顶配,还是上顶配,因为体验会提升一大截。

接下来还是来看看车。

01全新C11怎么样?

作为时隔4年的焕新之作,全新C11在外观上保持了经典形象,但是明显更精致了。

这个精致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全新三段式灯组设计,这就让前脸看着更细腻和高级,同时下方还给了透镜大灯,亮度提升21%。

同时造型上,让前大灯和侧面风道合二为一,看着更自然,同时下格栅面积似乎也变大了一些,同时格栅样式也有了一些变化。

侧面和尾部的变化没那么多,虽然这么久,但是但依然很耐看。

总之,外观这一块,已经达标。

至于内饰,质感明显变得更好,当然,这里说的还是顶配版本:)

从整体布局来看,还是环抱式设计,基本上接触的到的地方都是皮质包裹,同时内饰采用多种材质(比如皮质、木纹等)进行了搭配,看着也更有调性。

比如在中控中央通道,这一块用的是镀铬装饰增加精致感,木质的翻盖式隐藏杯托保证了实用性和美观度,至于50W无线快充区域,也是用了触感很好的天鹅绒肌理,看得出来在内饰质感和氛围的营造上零跑花了不少心思。

这次零跑全新C11全系都给了17.3英寸中控(2.8K分辨率),这要给一个好评。因为现在普遍很多车给的只是15英寸左右的小屏,多少看着有点憋屈。

台面上已经看不到多余按键,再加上贯穿式隐藏出风口,让整台车看着更简约,但是很有质感。

而且,全新C11全系用的都是高通SA8295P旗舰芯片,搭配Leapmotor OS 4.0 Plus车机系统,不过个人觉得零跑还需要在座舱上再加把劲儿。

顶配车型还给了零跑自研的60英寸超大AR-HUD抬头显示系统,16000nit亮度不惧强光,全天候清晰。

以我拙见来看,这个价位用户群对价格以及配置更为敏感,更看重实用性,与其为了炫技做成必选,还不如改为选装。

一来可以把顶配价格再降下来,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,二来用户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要这个配置。

当然关键的其实还是配置。这里说的还是顶配。前排加热、吸风式通风、按摩,后排给了加热、通风,也够用了。此外氛围灯、香氛系统以及21扬声器也都是只有顶配才有。

而且,这次全新C11前后排坐垫加长了36毫米,让腿部的衬托更加的到位,柔软度提升了17%,再加上这些全新升级的多项舒适的功能,坐乘体验提升不少。

不过要指出的是,不管是增程版还是纯电版,方向盘调节都是手动的。

同时比较奇怪的一点是,全新C11增程的主副驾驶座都是手动调节,顶配也是。而纯电版则全系都给了电动调节,这个操作我是着实没看懂。

至于底盘,硬件层面,全新C11全系都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,同时还有FSD可变阻尼减振器以及大陆Onebox制动系统,这已经是比较豪的底盘配置。

除了有好的硬件,零跑在调校上也下了功夫,联合欧洲底盘团队进行专业调校 ,所以这就保证全新C11会有不差的舒适和操控表现。

性能上,纯电车型,电机总功率220kW,总扭矩360Nm。增程车型,搭载1.5L增程器+高效发电机,电机总功率200kW,总扭矩320Nm。

续航方面,纯电车型全系搭载81.9度的磷酸铁锂电池,续航640公里(CLTC工况),即便按照8折来算,500公里续航也够用了,而且同时全系800V,从30%充到80%约18分钟。

增程车型搭载41.7度的磷酸铁锂电池,油箱容积47L,可实现同级最长300公里纯电续航(CLTC工况),综合续航1220公里。

也即是说,不管是选择纯电还是增程,基本都能有不错的拥车体验。

至于智能辅助驾驶方面,激光雷达版车型都有搭载零跑最新辅助驾驶系统。

拥有28个感知硬件,搭载激光雷达+高通8650芯片+端到端大模型,可以实现27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。

简单看了下,目前这套硬件配置能力上限就只到高速领航辅助NAP、通勤领航辅助CNAP以及停车场记忆泊车HPA。

像现在头部玩家正在疯狂推进的车位到车位、城市NOA,以目前硬件配置可能无法实现。

实话说,放在竞争激烈的2025年,这套「高阶智能辅助」可能不那么够看了。

02说点心里话

总的来说,全新C11这台车的产品竞争力还是非常足的,尤其是顶配车型,当然,如果有购车需要的朋友,还是建议入顶配,因为体验上差的还是蛮多的。

当然我还是那句话,把AR HUD拆出来做成选装,把车价再降下来,会进一步提升顶配车型的竞争力。

最后,再多说一点关于零跑的看法和建议。

从目前来说,零跑在产品硬件层面的研发已经非常成熟,同时有非常好的成本控制能力,可以用十几万的价格做到友商二十万的品质,这是零跑的长板所在。

正是依赖这一长处,零跑做到了成功卡位,实现了销量逆袭,但是这步招并不会一直管用。
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但这个逻辑的前提是 「友商没下场」。

现在小鹏已经在用 「同策略 + 强智能」破局。小鹏MONA M03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在车型本身在同级就非常有产品力的情况下,用13万的价格就把智能辅助驾驶做到了绝对的同级最强,而这台车其实也是零跑即将上市的B01的竞争对手。

零跑现在最大的问题,智能化很弱,不管是放在新势力阵营还是新实力阵营来看,零跑的智能化很弱,这是零跑的短板。

若不补智能化短板,零跑会陷入两个死循环:

一是 「价格战陷阱」。当用户发现 「同样 13 万,小鹏能买到城市 NOA,零跑只能买到基础智驾」,零跑要么被迫降价保销量(进一步压缩利润),要么眼睁睁看着客群流向小鹏。

二是 「品牌认知固化」。目前零跑在用户心智中仍是 「高性价比硬件车」,而非 「智能车」。随着新能源市场从 「普及期」 进入 「成熟期」,用户会从 「买硬件」 转向 「买体验」。若零跑始终贴不上 「智能标签」,将错失高端化机会。

所以,如果零跑想要在品牌和销量上再进一步,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智能化水平。

至于怎么做,其实很简单,内部重视度提起来,其次加大在智能化的投入力度。

这里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理想汽车。别看现在理想的智能辅助驾驶现在已经进入行业头部,但是实际上几年前,理想的智能辅助驾驶甚至都进不了第一梯队。

能有如今的成绩,实际上就是理想不断的投入疯狂补课,才真正完成追赶并实现逆袭。

我承认零跑现在的势头很好,但是还是要深刻意识到这个短板所在,尽快补齐短板,建立自己新的差异化标签,唯有此才能实现更高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