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量版smart两年拖车7、8次! 车主想退换车, 很难吗?

  • 2025-07-04 12:44:11
  • 290

“这车天天拖,我以前那几台车跑赛道都没拖那么勤快。这车子从买车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,拖到店里应该有7、8次,还不算我个人喊的和店里喊的。”面对着这台经常需要维修的限量版smart电动汽车,车主马先生的表情很无奈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
事情经过

马先生出示的车辆APP显示,这辆限量版的smart电动汽车是2022年10月份,在宁波华东汽车城smart 4S店买的,花了256400元。马先生介绍,这辆车的三包期限是两年或4万公里,质保期限是三年或10万公里,目前车辆行驶了5万多公里,从2023年8月起,也就是车辆购买不到一年时,车辆的蓝牙锁车功能就出现了问题。

马先生还表示,2024年5、6月份时候,刚进入梅雨季,就第一次发现车辆存在漏水的情况。对于漏水的问题,4S店在三包期内一直配合维修。记者查到了马先生的车辆app里查到了大量的拖车和维修记录,其中包括一些在三包期时间内蓝牙和漏水问题的维修记录,但是没有办法统计同一问题的具体维修次数。

前段时间,马先生发现车辆漏水处的边上就是电路的保险盒,这让他对车辆安全产生了担忧。马先生提出可以接受退换车或赔偿6万元现金。带着这样的诉求,马先生和记者一起前往4S店讨要说法。

4S店方面:仅愿意赔偿1万元现金

在等待4S店相关对接人到来前,当着记者的面,马先生再次联系了smart汽车的厂家客服热线,再次提出退换车的诉求,并表示4S店仅愿意赔偿1万元现金。厂家客服则表示,会根据车主反馈的情况进行反馈,但他们查不到马先生的蓝牙和漏水问题在三包期内维修了多少次,只能记下记者和马先生的联系方式,回头再联系。

随后,4S店售后对接人员陈先生面对镜头说,“上面领导在休息,他也没有委托我全程跟你们交流。所以说,我现在很多事情我也不方便说。”当问及马先生的车辆是否在三包期内同一问题维修超过三次时,陈先生表示,现在没接到授权,无法查询到。

截至发稿前,陈先生反馈,4S店和厂家整理了车辆的维修记录,判定车辆不满足退换条件,目前给出的补偿方案已经没有进一步协商空间。马先生表示,后续他不排除走司法途径维权。那么问题来了,面对这样的情况,马先生的想要退换车或赔偿6万元的诉求,能得到法律方面的支持吗?

律驰驾道观点

一、本案核心争点明确

本案的核心争议在于车辆是否达到退换标准。根据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》,若家用汽车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因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4次,消费者有权选择更换或退货。然而,本案中车主坚称的两年内拖车维修7-8次与4S店和厂家的“无法统计具体次数”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了争议焦点。

二、维修记录系统漏洞

本案当中维修记录系统存在明显漏洞,4S店和厂家无法提供具体的维修次数记录,这进一步加剧了争议。当记者要求查询时,售后人员以“未获授权”为由推诿,暴露出维修数据由销售者单方掌控的问题,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面临自证困境。

三、三包有效期问题

根据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》,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有效期不得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0,000公里,以先到者为准。本案中,车主的汽车无论从2年或者5万公里的标准来看,都已经过了三包有效期。这意味着,后续的修理次数不能计入三包有效期内的维修记录,对车主而言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。

四、维权策略建议

车主的维权策略应聚焦于两点:一是弄清楚在三包有效期内,是否已经因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4次(即至少5次以上);二是考虑车辆已超过三包有效期的事实,评估继续维权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比。若车主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在三包有效期内维修次数达标,则仍有维权可能;否则,维权难度将显著增大。

五、消费者权益保护

本案也反映了当前汽车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。维修记录不透明、数据由经营者单方掌控等问题,都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。因此,加强汽车消费市场的监管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保障消费者权益,显得尤为重要。

汽车法律纠纷,就找律驰驾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