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00点后继续上攻, 本轮指数突破行情有什么不一样?
- 2025-07-25 13:32:02
- 231
市场连续多个交易日站稳3500点上方,有机构统计沪指自1990年底以来,仅有4次突破3500点。
因此3500点这个心理关口令市场较为“紧张”,那这次会有所不同吗?
回顾历史上沪指站上3500点上方的情形:
第一次:2007年。2007年4月12日沪指收盘价突破 3500点,直至 2008年5月21日,这段区间整体处于3500点上方,具体统计共计251个交易日;
第二次:2015年。2015年3月17日沪指收盘价突破3500点,直至2015年12 月31日,这段区间整体处于3500点上方,具体统计共计145个交易日。
第三次:2018年。2018年是一次较为短暂的突破,在2018年1月22 日沪指收盘价突破3500点后,仅持续6个交易日,之后跌破3500点。
第四次:2021年。2021年沪指在 2021年1月4日首次突破3500点后,并未延续强劲的上涨态势,而是走势较为纠结,直到2022年1月24日长达一年的时间内,在3500-3700区间左右震荡。具体而言,共有188个交易日收盘价位于3500点上方。
该机构还统计发现:在历次突破 3500 点至峰值区间,主要领涨行业为煤炭、有色、非银金融、国防军工,呈现出明显的周期行情,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。(来源:华福证券)
本轮指数突破行情有所不同
年初突破3500点之间,区间涨幅居前的板块为通信、医药生物、有色金属,相较于以往周期为主导的指数突破:
1)有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趋势:
AI算力+创新药为代表的成长风格主导指数突破,估值弹性更大;
伴随中报基本面的结构性改善,市场情绪活跃,后知后觉的踏空资金仍在入场;
2)结构性轮涨的特征显著:
由多个占优主线交替上涨,带动大势持续上行,或更加具有持续性。
上周市场这一轮涨特征更加明显:从高景气的算力、创新药到周期等,多个板块处于上涨趋势,多轮驱动特征明显,指数的可持续性较高。
3)最近市场还有一个积极变化:
雅下(全称“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”)1.2万亿元超级工程开工,点燃了低位滞涨的大基建赛道。
市场的驱动力量进一步丰富,指数的涨速也有所提升,烘托出市场强烈的“赚钱效应”,或持续吸引增量场外资金,为做市商继续突破向上奠定基础。
最后,也是最核心的是,本轮行情有更多政策和资金的底层逻辑托举:
资本市场定位的空前提升,低利率背景下的资金迁徙,以及政策预期加码的博弈。
1)“924”以来,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空前。从高层“活跃资本市场”的定调,到“新国九条”对投资者回报的强化,从汇金公司真金白银的增持,到险资、年金等长期资金的逐步入场,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深度与广度远超市场初期想象。
2)变化的另一端,是低利率时代的加速邻近与居民财富的迁徙浪潮。当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的神话,当存款利率悄然步入“1时代”,当核心城市房产从“永涨不跌”的神坛走下,一场静默但深刻的财富配置迁移正在发生。就像美国1980年代利率市场化催生了401K计划,中国版"权益大时代"或许刚刚拉开帷幕。
3)如果未来四中全会、十五五规划等重大事件能够有效引导和强化远期基本面预期,那么场外两大蓄水池(国内存款搬家的资金、海外美元溢出的资金)潜在的涌入规模,或将打开市场的上行空间。
展望后市,围绕“高切低+轮涨”布局
展望后市,整体大势维持前期判断:
当前市场上涨节奏有望延续,指数大势搭台,各种结构性机会活跃。投资者可以保持做多思维,重结构、轻指数,以缓解对指数见顶风险的担忧。
具体操作上,依然结合市场轮动特征进行布局,不断高低切换。
目前一方面围绕基建、周期等资金热点顺势而为;同时关注调整后的人工智能、游戏、金融科技等科技方向的低吸机会。
附相关ETF
恒生科技指数ETF(513180),囊括中国AI核心资产——阿里巴巴、腾讯、小米、美团、中芯国际、比亚迪等七大巨头;
恒生科技指数估值目前低于指数发布以来85%以上的时间,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,而高弹性、高成长等特性使其具备更大的向上动能。(场外联接A/C:013171/013172)
其他热点/科技主线行业主题ETF:基建50ETF(159635)、有色金属ETF基金(516650);游戏ETF(159869)、人工智能AIETF(515070)、金融科技ETF(516100)
- 上一篇:相机
- 下一篇:苹果用户截图更完整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