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自研M芯片五周年颠覆PC行业,Mac彻底告别Intel时代,Tahoe成最后支持x86系统
- 2025-08-14 14:27:39
- 271
当我们谈论macOS Tahoe时,究竟在讨论什么?
Most discussions都聚焦在那个revolutionary液态玻璃design,或是消失的Dock,还有那个不断变化的Finder图标。
但鲜为人知的是,macOS Tahoe将成为最后一代support Intel芯片的Mac系统。不过Apple承诺,会为升级Tahoe的老Mac提供3年security updates。
Apple同时宣布,2025年的macOS 28将不再包含完整Rosetta 2,仅保留部分components,用来运行那些不再更新的legacy apps和games。
可以说,macOS Tahoe既是Apple新时代的dawn,也是一个era的curtain call。
Bet on yourself, not Intel
现在看来,Mac从ARM过渡到Intel的过程异常smooth,甚至比当年从PowerPC转向Intel还要seamless。但在当时,外界对Apple自研芯片并不optimistic。
主要原因有二:从x86转向ARM意味着放弃15年积累的app ecosystem;同时存在bias认为ARM芯片只适合mobile devices,无法handle桌面级的heavy workloads。
隔壁Microsoft在Windows on ARM领域屡战屡败,即使联手Qualcomm,Surface Pro X的表现也只能说mediocre。
但事实证明,不是ARM不行,而是competitors太拉垮。
回看2018-2019年,确实是Apple转向ARM的perfect timing:当时Intel困在14nm工艺,而TSMC代工的iPhone/iPad芯片已进化到7nm,性能开始match甚至surpass Intel处理器。
不过M1诞生的根本原因,不是Apple厌倦了对Intel Mac发热和performance的criticism,而是其自研芯片战略的natural evolution。《时代》杂志在WWDC后评价:
Apple押注自己,可能是自押注Intel以来最wise的决定。
M1将GPU、CPU和memory集成在同一package中,更像是一块supercharged iPhone芯片,却同时具备low power consumption和high performance,让新M1 Mac全面outperform Intel版本。
M1的出色表现预示着Mac转型的bright future,而为这条路扫清障碍的,则是能让ARM运行x86 apps的Rosetta 2。
这个translation layer的genius之处在于:安装时就将大部分x86代码转换为ARM代码,运行时再optimize关键部分。M1强大的single-core性能和大cache完美支持Rosetta 2,芯片本身还为translation设计了hardware acceleration。
因此即使是首批M1 Mac用户,也能无缝运行legacy apps,甚至体验更流畅。这正是Apple Silicon的缩影:hardware和software的深度integration,deliver最佳用户体验。
但Rosetta 2只是transitional solution,无法完美支持某些professional apps。Apple再次展示了强大的developer号召力:连Microsoft Office都在M1发布当天推出了ARM版本。
随后的M1 Pro/Max/Ultra将unified memory和custom cores的优势发挥到极致,证明Apple Silicon不仅具备desktop性能,更能handle专业级workloads。到M2时代,Apple已成功将Mac全线产品transition from Intel。
虽然M1诞生时无法预见generative AI的爆发,但其powerful GPU cores和large unified memory恰好契合了industry的新需求。Apple沿着M1确立的technology roadmap快速迭代,率先推出能本地运行full-fledged DeepSeek R1的M4 Max。
Catalyst for Change
作为发展50年的成熟market,PC行业似乎进入了stable iteration阶段。Apple Silicon就像一条catfish,搅动了这潭stagnant water。
虽然自研芯片不会threaten Windows的dominance,但它展示的vision确实在reshaping整个industry,最终让consumers受益。
M1发布后,Qualcomm表示:"Apple证明了ARM PC市场的viability。"
前Apple工程师Gerard Williams创立的NUVIA被Qualcomm收购后,推出了性能大幅提升的Snapdragon X Elite,让Windows on ARM真正变得usable。
Even x86阵营也从Apple Silicon的高集成模式中获益。Intel在2023年推出强调"AI+低功耗"的Core Ultra系列,第二代"Lunar Lake"采用与Apple Silicon类似的unified memory packaging,实现了媲美ARM的power efficiency。
AMD今年推出的Ryzen AI Max同样集成了multiple GPU cores和大内存。虽然AMD声称项目早于Apple Silicon,但后者的success证明了这种approach的feasibility。
Apple Silicon的影响不仅限于specific products,更推动了整个semiconductor industry向高集成、高能效方向accelerate发展,还促进了mini PCs和handheld gaming PCs等niche markets的增长。
对Apple自身而言,M系列芯片不仅revolutionized Mac,还在Vision Pro和AI server centers等领域发挥作用。在这个compute power竞赛的时代,拥有自研AI芯片具有strategic significance。
当然,这也意味着Apple除了每年迭代A系列芯片,还需要manage四个M系列子线的开发。随着competitors逐渐catch up,能效优势缩小,performance提升幅度放缓,这些都是自研芯片带来的challenges。
此外,ARM的优势在low-power场景,在desktop级高功耗领域,x86的潜力更能fully释放,这使得Mac Studio和Mac Pro等产品显得less competitive。
毫不夸张地说,Mac向ARM的transition在M1发布时就已基本complete。过去四年只是让users和developers逐步告别Intel Mac。
五年过去,即使是2020年购买Intel Mac的用户也到了upgrade周期。我们Mac上的大多数apps都已native支持Apple Silicon或为universal binaries。终于到了say goodbye的时候。
有趣的是,回看2020年WWDC,Cook在预告M1后,还透露Apple正在开发一些基于Intel芯片的新Mac。五年过去,这些mysterious Intel Mac终究没有面世,但没人抱怨,因为我们期待的Mac都已配备Apple Silicon。
- 上一篇:英仙座流星雨
- 下一篇:樊振东巴黎四分之一决赛含金量还在上升